
您當前位置:首頁->詳情
新年茶香,喝茶的企業家更多的想到一個共同話題——傳承。
這讓我想到了應景的時局——新年伊始,要說最振奮人心的應該是中歐投資協定的簽訂,為此馬克龍還喊話默克爾一起來華訪問,值得期待!
默克爾做完最后一次新年講話,就快退休了,但是我真期待她還能為中歐合作多做些事情,比如是什么緣由導致構成德國經濟發展微單元的企業的90%是家族企業,又是如何得以傳承并且長期發展的。因為最讓我疑惑的是中國民營企業傳承比例為什么不到10%。
探討這個話題,算是我們計劃為更多的歐洲企業發展中國市場提供咨詢服務,更是為處于大象泥潭中的民營企業加把力——多反思,多實干,多規劃;少虛榮,少投機,少狂妄。
我們23年來服務咨詢外企(即:來中國投資辦實業的外國企業)有30幾家,研究和總結發現:他們與中國企業相比,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的優勢:
- 管理體系在本國業已成熟
- 投資和財務計劃比較完備
- 核心人才可全球委派引進
- 產品可行性市場調研充分
- 研發機構和營銷機構共享
除此之外,我們往往忽視的還有一點特別之處,就是大多企業具有家族背景,家族企業的內部機制和傳承體系構建得比較完備,包含以下幾點:
1.傳承時點:大部分家族成員的更替是在相對平穩和低谷狀態下完成的交接。這一點與我們看到的中國企業不同,當問為什么這樣安排時,回答是對企業發展周期規律的尊重,是交一個相對容易發展的起點給下一代;
2.傳承角色:大部分的家族傳承有明顯的接班人細分角色。在新老交替的轉接中,一般是一個團隊的交接,其中包含了自己的核心家族成員的某個角色,而這種角色往往是被交接者最擅長,擅長到團隊中其他人均無人能右;
3.傳承團隊:家族成員的團隊化也是傳承成功的重要因素。特別是德國企業,傳承新一代的家族成員往往都由多人組成,分別在不同的組織結構中有過一段時間的歷練,并且各自與其部門的團隊基本形成了真正的團隊磨合和融合;
4.傳承約束:更多的外資企業在傳承的過程中,之所以存活率比較高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有老一輩家族治理委員會機構,他是區別于董事會治理的一種約束和考評機構,對傳承的家族成員和團隊進行過程表現評價和糾偏,直到順利啟航。
我們期待中歐合作互相開放投資,期待歐洲的企業多來中國投資發展,我們更期待歐洲的家族企業家帶給我們更多管理軟實力和哲學智慧,教會中國企業和企業家,如何做百年老店,而不是只是想想而已。因為我們為中國地位和中國經濟驕傲的同時,感傷太多民營企業曇花一現的輝煌,做的大的民營企業都夢想家族傳承,最后都功虧一簣。
“專業服務成長型民營企業的成長”的智域咨詢23年中,我們咨詢服務民企200多家,不乏有多家全國民企百強企業,總結他們紛紛消亡或成為紓困對象、傳承化為泡影的原因:
- 虛幻傳承:后代對傳承不感興趣,長期度著不一樣的人生,為血緣而形式化傳承;
- 破敗傳承:企業經過落敗甚至破產,甚至落得囹圄之苦,匆匆地進行臥榻式傳承;
- 虛榮傳承:下一代不具備什么能力,自己勤奮加上運氣好,做成泡沫生意式傳承;
- 無后傳承:沒有后代或者沒有愿意傳承的企業家,無奈選擇人走茶涼的無后傳承。
中國傳承成功的10%企業中蘊含的是百年企業的頂深智慧和實業科學,他們傳承背后的考量大多是集合了東西方的價值精髓和哲學思考,他們的企業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(期待下篇分享)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